自從2022年美國EB-5投資移民新規正式實施以來,這一項目在中國投資圈迅速升溫。尤其是對于想要快速合法留美的人群而言,EB-5新法案無疑提供了寶貴窗口。新政下,最受關注的便是“雙遞交”(Concurrent Filing)政策。通過該政策,申請人可以同時提交I-526投資申請和I-485身份調整申請,同時遞交I-765工卡申請與I-131回美紙申請——這兩者合一后形成的Combo卡,又被稱作“小綠卡”或“準綠卡”,讓人在等待綠卡期間,便可合法在美工作、學習和自由出入境。
我們的部分客戶,已在遞交后3到6個月內順利拿到Combo卡,實實在在感受到政策帶來的便利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申請“雙遞交”的前提條件是——申請人必須人在美國境內。
一、誰適合“雙遞交”?
以下人群尤其適合利用該政策:
1. 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
涵蓋持有F類或M類簽證的中學、大學、碩士及博士生,以及已畢業正在持有或申請OPT工作許可的學生群體。
2. 已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群
具體包括:
OPT實習期間的畢業生
持OPT在美從事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學生
未中H-1B抽簽、但仍希望留美工作的畢業生
H-1B簽證持有人
L-1A/B、TN、E-1/E-2/E-3、O類、P類、Q/R類工作簽證持有人
二、90天內拿“小綠卡”雖誘人,EB-5投資卻并不簡單
本質上,EB-5就是一場以投資換取身份的商業模式:投資人將資金注入美國合規項目,項目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,政府則為投資人及其家屬發放臨時綠卡,符合條件后再轉為永久綠卡并返還投資款。理想狀態下,拿綠卡+資金安全返還,才算圓滿結局。但通往綠卡的路,遠沒有想象中平坦。
常見“踩坑”警示
01. 申請階段陷阱
隨著美國移民局對EB-5審核標準的不斷收緊,項目資質、申請材料的完整性與規范性成為影響成功率的關鍵。不少人誤以為資金雄厚即可無憂申請,實際上,最具挑戰性的環節往往是“資金來源解釋”。
移民局會追溯申請人的資金積累路徑,哪怕資金來自房產出售,也要詳細解釋當初購房資金的來源。資金鏈不清晰,很可能被拒。
02. 排期風險
雖然目前EB-5新政下部分類別無排期,但隨著申請人數量持續攀升,案件積壓遲早會帶來新的排期問題。別被“無排期”字面意思誤導,真正的窗口期稍縱即逝。
03. 項目選擇陷阱
投資項目的安全性直接決定了綠卡和資金的保障。然而歷史上的教訓屢見不鮮:
2015年,某商業住宅項目資金鏈斷裂,200多位中國投資人損失慘重,涉資超1.25億美元;
2021年,紐約某大型項目卷入欺詐案,涉及資金高達2.29億美元;
還有更大項目,資金損失甚至超過4億美元。
這些暴雷的根本原因總結如下:
資金結構混亂
銀行貸款未落實
缺乏明確還款順序
開發方經驗不足
抵押保障薄弱
保險擔保缺失
如何避免踩坑?
選擇資歷深、案例多、成功率高的區域中心,優選曾成功返還資金的項目;
盡可能投資“債權”型項目,避免股權項目高風險;
確保項目有清晰、合法的抵押品,文件透明;
開發商需有足夠自有資金投入,最好不低于總投資額的30%。
04. 投資過程中的隱患
EB-5投資本質上是高投入、高風險的選擇,唯有項目安全、綠卡到手、資金回籠三者齊全,才算真正成功。
因此,務必關注以下關鍵文件:
I-956F批準:這是美國移民局對項目的官方認可,涉及商業計劃、資金結構、風險評估及就業創造預期等重要信息;
PPM私募備忘錄:披露項目背景、資金用途、投資周期、退出機制、投資人保障條款等,是投資前必須仔細研讀的法律文件。
特別提醒:若項目有延期還款、再融資等計劃,PPM中必須清楚列明對投資人的保障措施。
EB-5是當前中國家庭快速獲得美國合法身份、實現教育與職業規劃的重要途徑之一。但這條路并非“無腦投資換綠卡”,而是需要嚴謹的資金規劃、項目篩選與風險識別。
趁政策窗口尚在,理性布局,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風險,實現身份與投資雙豐收。
友情鏈接: